PGS试块是依据NB/T 47013.15-2021标准设计的,用于承压设备II型焊接接头相控阵超声检测的对比试块。相关信息如下:
试块构成:PGS系列试块共8块,分别是PGS-1、PGS-2、PGS-3、PGS-4、PGS-5、PGS-6、PGS-7、PGS-8试块。
适用范围:适用于外径32mm~159mm的Ⅱ型焊接接头。试块的圆弧曲率半径从18mm至72mm,对比试块的曲率应与被检管径相同或相近,其曲率半径之差不应大于被检管径的10%。
用途:用于确定检测灵敏度、测试仪器和探头的性能、调整扫描速度以及评判缺陷大小等。
制作材料:通常选用电炉或平炉熔炼的碳素结构钢,成分符合GB/T 699的要求,晶粒度7级~8级。如果是检测不锈钢、镍基合金或钴基合金等材料,一般应采用被检件材料制作;检测钛合金挤压件应采用与受检件相近的挤压件制作。
在超声检测中,使用PGS试块的步骤如下:
试块选择:根据被检Ⅱ型焊接接头的管径,选取曲率半径与被检管径相同或相近的PGS试块,其曲率半径之差不应大于被检管径的10%。
仪器校准:
声速校准:若检测前未知材料声速,可利用PGS试块结合超声探伤仪进行声速校准。将探头置于试块上,通过仪器测量超声在试块中的传播时间,结合试块已知尺寸,计算出声速,并将仪器声速参数调整至该值。
扫描速度调整:以PGS试块上的特定反射体(如横通孔)为基准,将探头对准反射体,前后移动探头找到反射波的最高波,根据反射体的实际深度和仪器显示的深度值,调整扫描速度,使仪器显示的深度与实际深度相符。
灵敏度设定:
基准灵敏度设置:选用与被检测对象情况(如材料、规格等)相近的PGS试块横通孔进行等深度灵敏度校准。将探头置于试块上,使声束对准选定的横通孔,前后、左右移动探头,找到横通孔反射波的最高波,调节仪器的增益旋钮,使该反射波的波高达到荧光屏满刻度的一定比例,如80%,此时仪器的增益值即为基准灵敏度。
检测灵敏度确定:可根据实际检测情况,如被检工件的表面状况等,在基准灵敏度的基础上适当增加增益,一般可增益4 - 6dB作为检测灵敏度。
缺陷评判:
当量计算:检测过程中,将工件中缺陷的反射波高与PGS试块上相同深度人工缺陷(如横通孔)的反射波高进行对比,通过计算或查阅相关图表,得出缺陷的当量大小。
缺陷定位:依据调整好的扫描速度和仪器显示的缺陷位置信息,结合PGS试块的尺寸和结构,确定缺陷在工件中的位置。
仪器和探头性能测试:
声束扩散角测量:可利用PGS试块,按照相关标准的方法,测量仪器和探头组合后的声束扩散角。例如,通过在试块上不同位置测量反射波的强度变化,确定-12dB声束扩散角。
分辨力测试:将探头置于PGS试块上,对试块上不同间距的人工缺陷进行检测,观察仪器能否清晰分辨出相邻缺陷的反射波,以此评估仪器和探头的分辨力。
检测记录与报告:使用PGS试块完成检测后,应记录相关信息,包括试块型号、仪器参数、灵敏度设置、缺陷检测结果等,并根据检测标准和要求编制检测报告。
使用PGS试块时,需确保试块表面清洁、平整,与探头之间有良好的耦合,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。同时,操作过程应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操作规程进行。